今年的本土洋蔥🧅情況是真的不好,今年最大的影響就是大量便宜的進口洋蔥,看到鍵盤貿易大師還可以以為是韓國洋蔥大量進口還跟人家吵,真的是很好笑。
有注意到的消費者會發現今年有大量的日本洋蔥,台灣進口的日本洋蔥大多數是北海道北見的洋蔥,以往北見不一定會願意賣那麼多洋蔥到台灣,因為北見還是以供應日本的本土需求為主,但今年日本的消費情況很差,大量的日本洋蔥便出口到台灣來,所以導致今年進口了非常多的日本洋蔥,而且日本洋蔥又明顯的比美國、紐西蘭的好吃,更多汁甜味更重,所以非常受到台灣消費者的青睞。
台灣洋蔥分成三個規格,小球4-6公分、中球6-8公分、大球8公分以上。
消費者最喜歡買的是大球、再來是中球、最後是小球,進口的主要都是大球。
所以當洋蔥過多大球都賣不動的時候,中球小球就更慘了,所以106年看到一堆倒洋蔥的新聞,那時候倒掉的幾乎都是分選過的小球為主。
這也是為什麼小球居多的田盤商會不願意收,因為收了也沒有用根本賣不掉。
塑膠籃裡面的是台灣洋蔥🧅,台灣洋蔥跟外國洋蔥很好分辨,台灣洋蔥沒有做瘉傷處理,所以蔥頭的地方沒有萎縮,因此形狀是紡錘狀,而不是扁球型,而外皮上也不像進口洋蔥那麼漂亮,通常都會黏上一些腐爛黑色的外皮,所以外觀上也不如進口洋蔥乾淨。
至於說洋蔥收購價一公斤30,那根本是外行人莫名奇妙的講法,洋蔥的產量一公頃從20-80噸都有,看該年的氣候跟種植狀況,如果以50公噸來看,一公斤30,一公頃可以總貨收到150萬,這有可能嗎?以往在彰化的產地收購價一公斤就是10元附近。
更別說彰化可以種兩次洋蔥了,寫這種內容只是說明很沒有常識而已。
以10元來看,如果有50噸的產量就有50萬,以這樣的收入來看勝過不少農產品,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中部洋蔥種植的量在增加的原因,因為有利潤。
105年是這幾年洋蔥最瘋狂的一年,那一年種植洋蔥的面積少,天氣適宜產量高,但因為種植的少,所以價格高,我認識的農友告訴我他一公頃有接近80噸的數量,一公斤總貨賣了17元,一公頃可以收到將近136萬,這是多麼誇張的營收,這也導致106年的洋蔥大崩盤,因為太好賺了大家搶著種。
這陣子的菜除了高麗菜以外幾乎都還蠻慘,而最近則是因為寒流的影響價格拉起來,不然吃土的人就更多了。